历史上第一次主机平台大战被详细地记载在我最喜欢的一本毫无杜撰的书籍之中,也就是由Blake J. Harris HRS撰写的《主机大战》。这个故事戏剧性十足,悬疑处处,诡计密布,书中描绘了任天堂是如何最终战胜了世嘉,将竞争对手公司彻底地赶出了游戏主机这个市场的。其中非常有趣的部分是世嘉从零开始打造了《刺猬索尼克》,用以与任天堂的《马里奥》系列抗衡(最早的索尼克有着獠牙,手执一把吉他,还有个大胸妹子女友),而最紧张的时刻就是世嘉意识到土星主机已经彻底玩完,因为前有任天堂的N64这个新兴主机的堵截,后面还有初代PlayStation这个追兵。
而最新的一次主机大战就是PS4和Xbox One之争了,这次战争开始的时候两边都有着不小的风险。很多玩家还对E32013的情况记忆犹新,当年索尼宣布PS4玩二手游戏绝对没有问题(而微软对这个策略则是自杀性地进行了主动放弃),而且PS4第一波售价还定在400美元,比捆绑Kinect的Xbox One整整便宜了100美元。玩家对此疯狂追捧,PS4因此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销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不过两大平台的表现相比他们的上世代旧主机都要好些,Xbox One开始奋起直追,把自己慢慢改造成更具吸引人的主机,调整了很多核心方面的策略,这下索尼可微软之间可真有一场硬仗要打了。搞不好哪天又有人要开始着手再写一本书。(@Harris)
但是最近,PS4和Xbox One之间的争端开始变味了,注意力已经从在自己的平台上提供更新奇更好玩的游戏作品上转移开来,策略变成了去骚扰对手的平台不让他们有好游戏。
这种策略在许多地方得以体现,但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新世代平台上滋生的一个怪胎:限时独占内容,现在这个怪胎逐渐地发育了起来,变成了更可憎的东西——限时独占游戏。这是一种新生策略,具体内容是主机生产厂商给发行商支付一大笔钱,不是为了让他们只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售作品,而是保证让这些特定的内容或者游戏作品在竞争对手主机上的发售日期晚于自己的主机平台。有时候是晚一周,但大多数时候,付钱之后的限时独占会长达一年之久。
我们看到了索尼在PS4刚起步的时候就开始拿钱怒砸动视。他们定了个协议,让PS4平台上的《命运》玩家在游戏本体和资料片中得到特定的“奖励”内容。也就是说,PS4平台上的玩家可以得到额外的武器、护甲、舰船、任务和多人游戏地图,而Xbox平台玩家毛也得不到,虽然东西不多,但也挺气人的。这些道具在今年秋季就可以在全平台上彻底解锁,在游戏本体发售的一年之后所有玩家才可以平等享受。但这还不算,《命运》的最新资料片《被夺走的国王》又玩了一套,加入全新而且更多的索尼独占道具,Xbox玩家想要体验?明年吧。
索尼跟动视在《使命召唤》系列上也跟微软玩过了同样的套路,算是这种做法的最早的一个例子吧。一开始,微软用户可以抢先PlayStation玩家使用《使命召唤》的新内容,比如地图包DLC内容。现在,索尼跟动视达成了同样的协议,还自封为“《使命召唤》的新家园”,现在他们在《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上可以提前一周开始beta测试。
现在这种做法扩散到了整个游戏上面。最近报道称微软对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古墓丽影:崛起》提供了足够的“投资”,如今微软自封为合作发行商。如果说是开发商为了从发行商手里拿到发行权的话还好,但这到最后又搞了一出限时独占。最新消息称《古墓丽影:崛起》确实会登陆PlayStation平台,但玩家要登上整整一年之久才会有幸玩到这款大作。这还不是单纯地把PlayStation上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之一直接给买走了,微软这么搞就是为了恶心PS4玩家。
结果如何?在两台主机上,我们看到“真正独占”的游戏作品是越来越少了。独占游戏能够拉动主机销量是因为在别的平台上根本玩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游戏都会选择跨平台,但像目前Xbox One和PS4上这种独占游戏少得可怜的情况实在让人有点讶异。卖了这么多的游戏,我个人认为索尼在新世代目前唯一一款算是有进取精神的独占游戏只有《血源》,像其它的《声名狼藉:私生子》这些也不过是还行而已,比起PS3和PS2时代的那些独占可要差得远。索尼的《神秘海域4:盗贼末路》又跳票到了2016年,那么手里的这点独占游戏可说是弥足珍贵,这个秋天索尼在独占游戏方面几乎完全是白纸一张。他们甚至还公开承认愿意成为第三方厂商的“默认”主机平台,让第三方自己不去跨平台发售。
而微软在独占游戏和内容方面则要稍好一些,不过也好不了多少,只是为了在后面紧咬着索尼而已。但是他们手里的独占资源真正公布发售日期的也相当有限,再就是像《泰坦陨落》这样的作品,这或许也导致了微软转而寻求相对花钱不是那么多的“限时独占”模式,这样风险也小一点。但是,我个人认为Xbox One上目前还没有能够达到《血源》那种高度的独占作品,或许要等到秋季《光晕5:守护者》发售之后才能有所改观(希望本作能跟演示一样出色)。
当然了,读者可能注意到了,现在的主机厂商只剩下任天堂手里还有世界上最为优秀的独占作品阵容不断地对Wii U进行供应,但代价是第三方跨平台游戏基本都跨过了这个平台,真不好说这算不算是一个值得付出的代价。
恐怕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商和发行商都喜欢把游戏在全平台上开发,而不是在平台之间左右为难。新的主机世代开始了还没有多久,主机就早早地达到了这么高的销量,肯定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做一款独占平台游戏的代价已经是越来越高了。
但这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让玩家恶心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卵用。主机限时独占内容和限时独占游戏就像是设置了付费门槛的手机游戏。其中一方的阵营只会对另一方更加仇视,而这种早一周甚至早一年的东西真不足以让这些玩家再跑去买一台新主机,等等不就行了吗。
当你拿不定主意要买哪台主机的时候,微软和索尼的独占游戏列表上的宣传语肯定是不一样的,你看看“在PlayStation上提前一年享受《命运》内容”和“在Xbox上抢先体验《古墓丽影》”。这两句宣传标语根本就没法带动主机销量,只会让买了对方主机的人反胃而已。
而这一代的主机大战变得胶着而且乏味之极。两大主机的脚步都开始放缓,一年只会发售一两款独占游戏大作,更关心从开发商手里争那点微不足道的福利(手里还得挥舞着百万美元大钞)。
我不需要看到哪一家公司把对手彻底赶出这场“生动活泼”的主机竞赛,而是希望他们提高自我让竞赛变得精彩。目前为止两大主机上有95%的游戏是一样的,根本看不到足以改变这个现状的现象级大作。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主机大战了,完全变成了主机停战协议。
责任编辑:黑色幽默
微软
索尼
1.75亿 | 未成年网民1.75亿 未成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3.1% |
692.59亿 | 拼多多市值超京东 拼多多总市值约692.59亿美元 |
2倍 | 任天堂1至3月利润暴涨2倍 动物森友会创销售记录 |
9.56亿 | 动视暴雪发布Q1财报:微交易收入9.56亿美元 |